1. <th id="vjpfh"></th>
        <object id="vjpfh"></object>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安康
          “兩山”理念的安康擔當
          2023-05-19  來源:本站原創

          導讀RFV安康新聞網

          綠色生態是安康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安康正用鐵的意志和決心“一任接著一任干”,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做足生態優先、綠色升級大文章,將“兩山”理念生動鋪展在秦巴大地上。RFV安康新聞網

          RFV安康新聞網

          記者 肖兵RFV安康新聞網

          RFV安康新聞網

          累計關停、淘汰規上工業及落后產能企業300多戶,堅決擯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把河湖長制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河湖長2779名,讓境內的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保障;創新啟動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行動,每兩周集中調度推進環保問題化解;與漢中協同立法頒布《漢江水質保護條例》,實現漢江流域共管、共治、共享……RFV安康新聞網

          串串堅實足跡的背后,是“兩山”理念的安康實踐。RFV安康新聞網

          近年來,安康市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扎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當好秦嶺衛士,用心守護漢江水質,大幅提升空氣質量,源頭防控土壤污染,在牢牢守住生態紅線,守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也守住了安康人的“金飯碗”。RFV安康新聞網

          RFV安康新聞網

          RFV安康新聞網

          漢江水質穩定達標RFV安康新聞網

          “一河兩岸越來越美,一步一景,我們住在這里太幸福了!”走在平利縣西河鎮壩河河岸,該鎮居民余敏指著清澈見底的河道感慨。近些年,得益于河長制工作的深入推進,壩河這條昔日遠近聞名的“臭水溝”變身“一泓碧水”,一河兩岸成了大家放松休閑的好去處。RFV安康新聞網

          壩河是漢江的支流,河道長21.8公里,流經6個村莊,水質安全與否關乎“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大局。RFV安康新聞網

          經調研,過去河流污染源主要來自沿岸村民生活污水、畜禽養殖污水及礦山處理尾水等。為迅速破題,該鎮嚴格執行河長制,全面夯實轄區河(湖)流、水庫治理責任,切實形成無盲區網格化巡河、護河、治河格局。同時對河堤進行綜合改造,修建了環河跑道,通過清理河床、管網改造、岸線清理以及護坡植綠,把曾經臟亂差的“臭水溝”變成河清、景美的濕地公園。RFV安康新聞網

          壩河之變僅是安康守護漢江水質的一個側面。漢江在我市境內流長340公里,占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入庫水量的66.4%。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面積最大、供水量最多的地區,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是安康的“國之大者”。RFV安康新聞網

          我市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941條,是陜西河網密度最大的地區。為了夯實和抓牢河湖治理責任,安康把推行河湖長制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河湖長2779名、警長925名、護河員2740名,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河長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的“四長治河”行政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和跨省跨界河流聯防聯控機制,讓安康境內的所有河流和湖泊都有人管、有保障。RFV安康新聞網

          為了確保河湖長制見真章、出實效,全市嚴格落實河湖長巡河、工作述職、重點問題督辦、目標責任考核等制度,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河湖“清四亂”,打撈各類水體漂浮物1072噸,治理歷史遺留固體廢物350.7萬立方米。持續推進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河道采砂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涉水違法行為。同時嚴格水土保持監管,每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00平方公里。RFV安康新聞網

          除了在制度上下功夫,安康還致力于生態保護的法律約束,讓環保“長出牙齒”。近些年陸續頒布實施的安康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硒資源保護與利用條例》《漢江水質保護條例》實體性地方法規,以法治手段、剛性約束做好環境監管工作。特別是今年3月1日施行的《漢江水質保護條例》,開創了與漢中市協同保護、協同立法的新局面,打破了分段而治、一江兩治格局,為省內漢江水質保護打下了恒久、堅實的基礎。RFV安康新聞網

          有扎實得力的舉措保駕護航,漢江出陜斷面水質連年穩定保持在國家Ⅱ類標準。RFV安康新聞網

          RFV安康新聞網

          生態底色愈加靚麗RFV安康新聞網

          初夏時節,走進寧陜。青山綠水間,一群群美麗的朱鹮悠閑地在河道中、田野里覓食、漫步、嬉戲。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無論多么繁忙,總能感受到治愈的力量。“平時上下班途中,經?梢钥吹街禧q。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的生活如詩如畫。”寧陜縣城居民徐歡說。RFV安康新聞網

          和徐歡一樣,這些年,無論安康本土居民還是外來游客,都不約而同被安康越來越靚麗的生態“顏值”所治愈。目前,寧陜森林覆蓋率達96.24%,成為“全國森林第一縣”。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鹮從2008年放飛時的26只增至當前可觀測到的300余只。RFV安康新聞網

          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的背后,離不開全市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動。RFV安康新聞網

          2022年6月,在抓好各項既定工作的同時,市委市政府高點站位、高標謀劃,創新啟動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行動,確定了“水環境質量勇爭第一、空氣環境質量勇爭第一、減污降碳指標勇爭第一、生態文明創建再求突破”四項高標準目標任務。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每兩周集中調度一次,曝光通報問題,壓茬交辦整改,強力推進生態環保工作落實落細。截至3月底,已累計召開調度會議17次,整改完成各類問題285個。RFV安康新聞網

          與此同時,安康還建立了市縣一體污染防治攻堅“督查改”閉環工作機制,將明察暗訪、督導反饋和整改提升全鏈條閉環式推進。全市上下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一把手”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責任,各行業部門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原則,成立聯合工作專班集中調度,通過臺賬管理量化分解明目標、定任務,聚焦工作重點難點奮起攻堅、合力解決。RFV安康新聞網

          具體實施中,市紀委探索推進“室組”聯合監督模式,壓實相關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環保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市檢察院以“生態檢察”品牌為抓手,2022年下半年共摸排環境資源類公益訴訟檢察案件線索353件,立案367件。生態環境、應急、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市區鎮辦(社區)聯動,堅持開展中心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巡查檢查,督政督企,倒逼責任落實。RFV安康新聞網

          黨政機關帶頭示范,民間力量也不甘落后。如今,安康守護河湖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全市有近3000名護河員、近300個公益組織約萬名志愿者共同參與愛河護河“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末端。RFV安康新聞網

          目前,安康森林覆蓋率達到68%,林地面積3015萬畝,森林蓄積量7714萬立方米,“天然生物基因庫”名號名副其實,“顯山、露水、透綠”的城市風貌愈發奪目,“秦巴明珠”城市名片綻放出絢麗光彩。RFV安康新聞網

          2022年,安康生態環保工作也交出亮眼“成績單”——環境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再奪全省“雙第一”。中心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7天,創有監測數據記錄以來最好成績,連續三年保持在國家達標城市行列。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100%,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質改善幅度亦排名全省第一。RFV安康新聞網

          生態紅利變民生福祉RFV安康新聞網

          “這里環境優美,水質優良,是發展包裝飲用水產業的好地方。”近日,在白河縣麻虎鎮太和村6組的“森棲山泉”生產廠房內,談及創業之初選址的考量因素時,公司負責人曹濤直言。RFV安康新聞網

          2018年秋天,在外事業穩定的曹濤看到家鄉日漸變好的生態環境,毅然返鄉投資創辦了安康市森硒硒谷飲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優質飲用礦物質泉水研制開發和生產銷售。幾年過去了,他用實踐證明了當初的判斷——目前,“森棲山泉”年生產總值達5500萬元,不僅打開安康市內市場,并逐漸打通了西安及西北市場,逐步發展成為高端飲用礦泉水生產基地。RFV安康新聞網

          “公司投產以來,我就一直在這里干活,主要負責裝箱、裝車。工作很輕松,每個月能掙2800塊錢左右。”在生產線上,年過五旬的村民孟繼春身著天藍色制服,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像他一樣在這里就近就業增收的還有30余名群眾。RFV安康新聞網

          經過多年探索和推動,安康綠色名片的魅力日益彰顯。為了將生態變現,讓綠水青山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近些年,全市大力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發展質效不斷提升。RFV安康新聞網

          目前,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制造等“六大綠色工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80.7%,以綠色、循環、低碳為標志的生態友好型產業占GDP比重達到85%,富硒產業產值連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長,綜合產值超過720億元,穩居全國各大富硒區之首。涉水產業呈井噴式增長,包裝飲用水產業產值連續多年增速超過30%,生態旅游、山林經濟增速也連年超過兩位數。RFV安康新聞網

          “無形”的綠水青山如何得到“有價”衡量?為量化生態產品價值,安康堅持把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作為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首要任務,先后形成“一張清單(安康生態產品清單)、一個規范(安康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范)、一份報告(生態產品總值核算報告)、一批案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典型案例)、一個平臺(全市GEP自動化核算平臺)”成果,搭建了陜西省首個GEP核算制度體系和GEP自動化核算平臺,動態繪制全域生態價值“一張圖”,推動實現全市任一區域GEP一鍵核算、一鍵報告,切實為生態算“身價”、筑“兩山”之通途。RFV安康新聞網

          如今安康的生態產品不僅實現了“增值”,更走出“深閨”做出了樣板。嵐皋縣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鎮坪縣入圍全省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縣);寧陜縣“生態賦能鄉村振興”案例入選全省鄉村生態振興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朱先萍、粟立榮獲全國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稱號;江南再生水廠榮獲全省優秀環保設施開放單位……RFV安康新聞網

          (以上圖片源自安康日報圖片庫)RFV安康新聞網

           RFV安康新聞網

          (責編:王慧慧)
          免费无码中文a级毛片